8月21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我校教師培訓已進行到第二天。為讓新入職的教師更好地感知德育的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真正喚醒學生的靈魂,今日的崗前培訓圍繞德育工作的內容與原則、中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班級建設智慧等展開。
學生為本 以德育人
詹海潮副校長為我們帶來“不忘初心,立德樹人”的專題講座。

詹副校長先從歷史和社會影響力兩方面介紹了莞中“自主、和諧、共同發展”的辦學理念,從德育對象的主體性與終身性詮釋了莞中“對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的辦學宗旨。他表示,“東莞中學始終有一種向著未來生長的力量和格局,去追求一種穿越學生生命全程的教育視線,為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使每一個生命都享受教育的關懷,每一個生命都能獲得最適合于自身發展的最好教育”。這種理念深刻地回答了“我們要辦一所什么樣的學?!钡膯栴}。

爾后,詹副校長從“六個學會”、學生發展指導、德育多元途徑三方面闡釋了“德育工作是什么”這一問題。關于德育工作的架構與細節,詹副校長則從管理結構、德育隊伍建設、常規管理、特色管理、專題教育、生活服務中心、家長學校等九個板塊進行了具體的詮釋。
最后,詹副校長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并以“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統括了德育工作的靈魂,將講座推向了高潮。

講座結束后,德育處張書福副主任進行了總結,他結合莞中德育實踐,強調“以生為本,萬事德為先”“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進一步深化了“德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一教育原則。
溝通為橋 以愛渡人
要喚醒學生的靈魂,就必須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真正懂得學生的情感需要。東莞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校專職心理教師楊柳老師給我們帶來題為《中學生心理特征及溝通要領》的專題講座。

講座伊始,楊老師從中學生身體發育、身體映像出發,提醒新教師要積極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其生理發育特點,為他們樹立學習正面榜樣和健康的審美觀。接著,楊老師拋出“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變得叛逆”這一問題,這引起了大家的認真思考。楊老師明確指出關鍵原因在于學生自身發展認知的“分離-個體化”,即希望被尊重,能有表達的機會,讓自我變得強大,實現在心理層面上跟父母有所分離。針對這一問題,楊老師為在座的老師提供了解決策略:正確認識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理解和接納學生的偏激表現,鼓勵學生表達,允許學生犯錯、充分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交流。

楊老師還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指出青春期中學生的常見特點:如行為易沖動、自控力稍弱、重視同伴關系、可塑性強。此外,楊老師還對中學生的社會認知、中學生的情緒、中學生的自我、中學生網絡沉迷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解讀,并且主張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導向,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建立溫暖的師生關系。
智慧為源 以美育人
下午,深圳實驗學校的徐怡華老師結合自身27年豐富的班主任教育經歷,給我們帶來了《做個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的講座,顯現了優秀班主任的智慧與詩意。

徐老師想新教師之所需,講座一開始就介紹了班主任開學第一天的主要工作,并以表格形式呈現了班主任日常工作內容。徐老師強調班主任需要具有“全局觀”,并提醒新教師們需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徐老師的講座內容充實,引人深思。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她以“班徽、班訓的設計”作為案例,介紹了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方法并強調其重要性。在主題班會層面,她則選擇了愛情教育和家長會兩個主題進行闡述。在家校協作層面,她表明,“管好家長,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強調班主任起著“橋梁”作用。于學生身心健康層面,她介紹了她與學生溝通交流的秘密武器——“心語本”。

最后,徐老師希望新教師們都能成為溫和而堅定、熱愛生活并具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真正做到智慧為源,以美育人。
講座結束后,新教師們圍著徐怡華老師聆聽其教育故事,汲取班級建設的經驗。


“風乎舞雩,吟詠而歸”是多數老師第二天培訓的真切感受。詹副校長的諄諄教導與殷切期盼,楊柳老師的淵博學識與舉重若輕,徐怡華老師的洋洋灑灑與娓娓道來,令與會老師如沐春風,吟詠而歸,回味無窮!
結束了第二天的培訓,老師們收獲頗豐,紛紛表示在將來的工作中將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德立身,用愛培育學生,為學校的發展蓄力,真正將“莞中為我增榮耀,我為莞中添光彩”這句話落到實處!
部分新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王可心
今天聆聽了前輩老師班級管理的系列經驗,從理論與實踐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我懂得了帶班不僅僅要靠理論知識,同時知道了“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也從下午華姐的講座中更感受到了“以美育人”的真諦。
陳霓
班級管理系列講座始于詹校引領我對德育有進一步的認識,再到楊柳老師深度剖析中學生心理特點并予以溝通要領的指導,最后折服于徐怡華老師的班主任智慧里。這一天的培訓獲益匪淺,這不僅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而且在一個個案例中學到了許多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技巧。今后我將保持學習與思考,積極與身邊有經驗的教師們交流學習,提高班級管理的能力。
余思航
我深深感悟,作為新老師來到莞中,不僅是來教書育人,更是來學習學問!所謂學問,就是學會問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今日學習了詹副校長在德育管理方面的學問,楊柳老師在中學生心理及溝通方面的學問,徐怡華老師在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學問,領略到名師的風采與智慧,心向往之。我將一直以刁主任提出的“成為智慧型卓越教師”為目標,不斷學習,勉勵自身,兢兢業業,成為更好的莞中青年教師。
彭鈺嵋
首先通過詹副校長的講座,我更深入了解了莞中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理念和原則;其次在楊柳老師的分享下,我對中學生的一些心理發展規律有了更好的認知,收獲了在不同方面積極引導學生的方法;下午徐老師則是以真實的事例,增加了我對班主任工作的感性認知。非常感謝幾位老師的分享,通過今天的培訓,我從德育理念、心理知識、實戰經驗各方面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增強了之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
沈肖鳳
今天三場講座,無疑是一場盛宴。我在聽課和互動的過程中,有醍醐灌頂的覺知和學有所得的感受。不必說詹副校長德育工作的推進策略,更不必說楊柳老師有關中學生心理特點的分析,單是深圳實驗學校徐怡華老師生動形象的“智慧班主任”分享,就讓我沉醉其中。我們連連稱贊,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三場講座,讓我對東莞中學有了更深的了解,百年老校深厚的沉淀果然厚重?!暗氯裟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牢記莞中“對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的辦學宗旨,步履不停,努力奔跑,做一個有教育智慧的老師。
陳楚州
詹副校長在德育講座中,結合他親身工作經歷,深入淺出、以小見大地給我們提出幾點建議,第一要時刻保持政治正確;第二要堅持健康第一;第三班級在于活動。接著是我校專職心理老師楊柳老師的心理專題講座,楊老師提到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變得叛逆,是因為與學生自己的發展認知、與自己分離-個體化有關,并提出了問題的策略,即正確認識心理發展規律、理解和接納偏激表現、鼓勵表達,允許犯錯、充分尊重,平等交流。最后是徐怡華老師為我們帶來的《做個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干貨滿滿,收獲頗多。非常感謝莞中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平臺,我們將不斷努力,做一個配得上“莞中”這個品牌的教師。
曹祝品
詹副校長耐心細致的分享學校德育工作,指導班主任工作,為每一位教師指點迷津。楊柳老師幫助新教師快速熟悉中學生的心理特征,還提供了高效應對策略。徐怡華老師事無巨細的分享她和孩子們相處的各種細節,從細節中我學會了許多管理班級的小技巧;從細節中我感受到了她的智慧和魅力;從細節中我更是體會到做她的學生是一種幸福!
羅清允
第二日的講座圍繞德育工作、中學生心理特點與溝通特點、班主任教育智慧三方面展開,這三場講座讓我深切體會到了教師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首先我應當高度重視立德樹人理念,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貫徹這一理念;其次,我需把握中學生心理特點與溝通特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期“親其師,信其道”的實現;再次,我要廣泛閱讀教育學、心理學書籍,聽取更多如今天這般的高質量講座,汲取教育智慧,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養。
李綺琪
陶行知曾說:“智慧是生成的”,對于一名老師而言,除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還需要關注和培育自身的教育智慧。正如詹海潮副校長所說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他以德育智慧立德樹人;也如楊柳老師所分享的“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自身的節奏和規律”,她以心理智慧浸潤學生心靈;也如徐怡華老師所分享的“做個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她以教育智慧引領學生走向未來。我也期待自己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汲取并生成教育智慧,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鄭心怡
經過幾天的培訓,我對于“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體會。它不是為了完成一個項目,或者說是為了獲得某個獎項而存在,而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愛”和自我價值存在的。這個稱號始終提醒我們保持進步、謙遜、熱愛、獻身與激情。今天見到了徐女神,首先感嘆于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更多的是她的激情與細致,我想,這其中的秘密一定是“愛”吧,沒有比這更好的答案了。
蔣艷
身為莞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努力堅持自主、和諧、共同發展的理念,對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楊柳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中學生心理特點與溝通要領,我們應該重視中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干預和引導。徐老師給我們分享了開學第一天,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班級文化建設,三年六個主題班會,關于家長群的建立和家長會的籌辦,干貨滿滿,受益匪淺。徐老師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歷史老師、班主任,更是一位詩人,文字中無不透露出詩情畫意。從品茶中品味人生,茶自清香,味卻多種,正如人生,個中滋味,只能自己去品。
黃欽龍
楊柳老師今天用各種圖片和示例給我們展示了當今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讓我們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了解。面對自我意識覺醒的學生,我們作為老師要正確認識心理發展規律,理解和接納學生的偏激表現,鼓勵學生表達,允許學生犯錯,對學生充分尊重,與學生平等交流。